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際節能資訊

國外 美國 - 微軟 Natick 海底資料中心二年後驗證,證明可行且具備可靠性

  • 發佈日期:2020-09-15
  • 資料來源: 科技新報
  • 點閱次數:720

微軟(Microsoft)日前結束一場長達數年的實驗,證實了海底資料中心的概念是可行的。微軟的 Project Natick 團隊於 2018 年春季在海底深 117 英尺(約 35 公尺)處部署了 Northern Isles 資料中心,而在接下來的兩年中,團隊成員測試並監視了資料中心伺服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該團隊假設海底的密封容器,可以提供提高資料中心整體可靠性。在陸地上,氧氣、濕氣的腐蝕、溫度波動以及更換損壞部件人員的路程顛簸,都是導致設備故障的因素。

微軟特別項目研究小組的經理 Ben Cutler 也表示,從 Natick 計畫中的汲取的經驗也為微軟未來在資料中心上的設立提供了關於能源、水資源等相關的訊息。

Natick 計畫是微軟的研究項目,始於 2013 年,目的在確定海底資料中心的可行性。微軟自 2015 年開始 Natick 計畫的第二階段,並在 2018 在蘇格蘭海域建立資料中心,將資料中心下沉至奧克尼群島(Orkney)附近的北海表面以下約 117 英尺處,期望能使產生大量熱能的資料中心能在海中冷卻並節約能源。

微軟指出,世界上大約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海岸 150 公里處以內,藉由將資料中心建置於海岸邊,能實現短距離的數據傳輸,讓網路速度可以更加流暢,滿足遊戲、視訊等需要大量運算能力的應用需求。

同時,Natick 計畫的經驗也讓微軟更加了解資料中心如何持續使用能源。像是項目人員考慮將水下資料中心與海上風電場共置一處的方案,如此一來,即使在微風中,資料中心也可能有足夠的功率;或是採用最後的選擇,將岸上的電力線與傳輸數據所需的光纖電纜捆綁在一起。

此外,這些水下資料中心的性能和可靠性也十分優異。項目人員指出,水中資料中心的故障率是陸上資料中心的八分之一;換言之,水中資料中心的可靠性比陸上資料中心高出 8 倍。Natick 計畫人員將研究究竟是何原因導致更高的可靠性,希望也能將這些優勢轉化至陸上的資料中心。

簡而言之,Natick 實驗目的在於,在全球沿海地區部署資料中心是未來可選擇的方式,不僅能保持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營運成本。微軟指出,隨著雲端運算走向邊緣運算,越來越需要將更小型的資料中心建置在離客戶更近的地點,而不是統一集中至單一、大型的陸上倉庫型資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