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態
國內節能新聞 17年僅30案取得!「京華廣場」不惜重金申請LEED最高級白金級國際認證
-
- 發佈日期:2023-09-13
-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 點閱次數:511
工商時報 蔡惠芳
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迫在眉睫,全球最大碳排來源建築業,對於「綠色大樓」需求孔急。據最新調查顯示,全台截至2023年8月底止,全球綠建築最具指標的國際認證LEED,近17年以來,只有275件已取得認證;其中取得最高等級白金級認證,只有30案,佔比僅1成,而在可對外銷售的頂級辦公大樓開發案中,市民大道「京華廣場」應可謂是首座不惜重金申請LEED最高級白金級國際認證的頂辦指標。
鼎越開發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張嘉文今(13)日表示,全球淨零排放趨勢下,綠建築需求大增,目前全球最廣泛使用的綠建築評估系統就是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能源與環境先導設計);在四個分級中,以白金級難度最高,因改善費用龐大,全台僅30案取得,在新開發的商辦大樓中,只有「京華廣場」有此規劃,雖然營建成本增逾數千萬,但能降低對環境的碳排量,更幫助企業展現永續發展的決心。
張嘉文指出,LEED是國際最具公信力,最廣泛使用的綠建築評級制度,目的在保證建築物從設計、建造到營運,都能符合永續與節能、環保,全球近190個國家使用,超過10萬件認證案例。
在台灣方面,不少指標性建築與知名企業總部或廠辦也都積極採用,從2006年台積電台南廠申請台灣第一案LEED認證開始,截至今年8月底,台灣共有528件建築申請、275件已取得認證。
LEED認證分「合格、銀級、黃金、白金」四級,各級審核分數差10分,但白金級與黃金級,差距20分,要達到LEED白金級條件極其困難。
鼎越開發執行副總張嘉文說明,需在用水效率方面,室外用水減量100%、室內用水減量50%,節能30%(如自動窗簾)、裝設進階計量表(如電表),並提供綠電服務與再生能源憑證,在建材上選用低碳材料、以及15%以上回收材料(如鋼材、混凝土、建材)、室內方面使用90%低揮發地材及天花板等,才能取得LEED白金級。
此外,改善經費也很龐大,價格依建案大小、材料選擇、工程技術而定,約佔營建成本至少4%起跳。
張嘉文表示,目前全台取得LEED白金級認證,只有30案。
張嘉文指出,其中,在台北市,新推出銷售的商辦大樓,除「京華廣場」外,其餘都僅拿到黃金級,可以說LEED白金級認證,在商辦市場上稀缺,且極具競爭力,以商辦而言,租金溢價高達10-15%,未來完工後每坪每月租金單價可望超過5,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