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內新聞資訊

國內節能 淨零建築與建築能效評估標示推廣說明會 助公民營單位朝向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

  • 發佈日期:2024-05-09
  •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 點閱次數:651

2024.05.09  16:58  工商時報  陳又嘉

該說明會讓公民營單位能深度了解淨零建築政策三階段目標包含2030年公有新建建築物達建築能效1級或近零碳建築、2040年50%既有建築物更新為建築能效1級或近零碳建築及2050年100%新建建築物及超過85%建築物為近零碳建築,並透過建築能效評估(EEWH-BERS)標示制度,以新建建築物申請建築能效評估,且強化節能法規、提升公有民間既有建築能效等級及改善節能、提升家電設備能效基準及減碳技術工法。在能源管理系統及預鑄發展規模化四項主軸上積極推動轉型。

建研所所長王榮進表示:「COP28倡議針對建築對氣候影響提出解決方案,各國承諾將於2030年須將建築能源效率再提高一倍,再生能源容量可達現在的三倍,因此去年優先實施公有辦公服務類,在綠建築候選證書時必須同時申請建築能效標示,今年七月起會擴大實施公有類組與民間新建建築範圍;接下來推動公有民間建築能效評估認證上,在逐年成長目標下有金融來相助,加速達成建築能效一級或淨零碳建築物資產的轉型。」

此次除了闡明淨零建築技術與政策目標說明外,各協辦單位同時分享與淨零建築相關內容,包含淨零建築在社會住宅上的規畫技術,上市櫃建設公司面臨會計報告以淨零建築標示符合永續規範S1、S2的揭露,公民企業如何結合綠色債券等多元財務籌資模式,以及科技業辦公大樓落實1+淨零建築標章設計。

這些議題說明我國淨零建築制度,彰顯出企業取得建築能效的必要性,實踐居住正義又同步邁向淨零轉型,深化接軌會計國際永續基準及綠色金融發展,達成綠建築及建築能效標示的推動效益,共創與氣候金融的跨領域合作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