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資訊
國內節能新聞 綠電轉供交易 大增11倍
-
- 發佈日期:2022-01-22
- 資料來源: 聯合新聞網
- 點閱次數:803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昨(21)日發布《2021台灣綠電交易進度報告》,內容指出,2021年全台綠電轉供交易量約6億度,較前一年度成長超過11倍,顯示企業對綠電需求孔急;而成功轉供給企業的綠電中,近八成供給是來自於陸域風電。
而在裝置供應量方面,報告指出,目前台灣再生能源裝置總量,雖然已達11GW(百萬瓩),但是多數是產業自用,或是台電所供,可以投入綠電市場交易的民營電廠,裝置容量僅約1.4GW,意即僅約13%的綠電裝置,可透過轉供方式,銷售給電力用戶。
在發電量的部分,報告顯示,去年截至11月底,再生能源民營電廠累計年度發電量約達19億度,其中風力約占59%,太陽光電約占36%。
報告指出,在2020年,全台採轉供進入市場的綠電,皆為太陽光電,用再生能源憑證數推估,當年轉供量約為5,179萬度。
到了2021年,即便最新統計數字只到10月底,但推估全台投入轉供的綠電量,已達6億度規模,意即在短短十個月之間,綠電市場上的供應量,成長了11.5倍。
資誠再生能源產業服務主持會計師蔡亦臺表示,在「淨零碳排」的國際趨勢之下,國內再生能源發電及售電業市場快速發展,去年綠電轉供量之所以大幅成長,要歸功於陸域風電的貢獻,去年6億度採轉供的綠電中,有78%是來自陸域風電。
蔡亦臺指出,由於技術相對成熟,目前台電躉購陸域風電的價格,相較於其他種類的綠電,已經來到較低的費率,也讓它的價格變得最具競爭力,不論是發電端或是用戶端,都很有意願參與轉供。
觀察去年陸域風力第一型電業發電量中,其中有68%皆拋下原有買家台電,轉而投向價格更具優勢的企業市場懷抱。
參考美國再生能源買家聯盟(CEBA)提出買家路徑圖,蔡亦臺建議,企業可先盤點自身用電基本資料、確認企業採買綠電的目標、瞭解綠電轉供相關規定,進而成立綠電採購專案小組,進行綠電採購商業條件協商、並落實綠電交易與綠電轉供,逐步完成綠電採購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