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內新聞資訊

國內節能新聞 ESCO高峰論壇》劉文雄:提升能源效率 應優先於電源開發

  • 發佈日期:2024-08-14
  • 資料來源: 自由時報
  • 點閱次數:302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節能也就是提高能源效率,並非是「縮衣節食」,而是盤點審視每一度電是否有被充分利用、沒有被浪費,提高能效的效果可以即刻浮現,應是要優先於電源開發,這也是國際普遍共識。

劉文雄今出席本報主辦的「ESCO高峰論壇-深度節能及綠色金融」,並以「能效:能源第一選項」進行專題演講。劉文雄表示,演講主軸的「提升能源效率是國際認定之首要能源」這句話,是由國際能源總署(IEA)所提出。

劉文雄指出,我們常講的「深度節能」,在英文中就叫作Energy Efficiency(提升能源效率),「提高能源效率」是一個較為正面的表述,「節能」一詞可能引發「節衣縮食」的聯想,但事實不然,是要提高用電的效率,讓1度電有1度電的功用,而不是1度電只用了半度,結果另外半度電把它浪費掉。

「提高能源效率應該是優先於電源的開發。」劉文雄續說,歐盟就提出「能效優先原則」,普遍認同一定要先提高能源效率,看看有哪裡的電是浪費掉的,如果沒做到就說要開發電源,那就是不符合開源節流,這樣的優先順序是不對的,提高能效是今天開始進行,不用多久結果就浮現出來,效果是比電源開發更快出現。

劉文雄也指出,談及能源管理就得提到「整合資源規劃」(Integrated Resource Planning;IRP)這個觀念,IRP並非新觀念,IRP就是在做電力能源規劃時,必須將需求端與供應端所有資源的所有可能組合,都納入考量,不能只考慮供給端。

劉文雄說明,例如需求端少了1度電,就相當於供應端多了1度電,或是即使已發了1度電,但需求端未必能收到完整1度電,因為中間運輸過程必然多少有損失。

有鑑於此,就要整合資源一起來規劃,而電力負載就是在規劃電力時必須要預測的一個參數,納入各種限制條件、特定情境,最後擬定出一套「數學分析模型」,解出的答案就是電力資源的最佳規劃,也就是最低電力成本解。

劉文雄強調,能源轉型是要共同為下一代打造幸福永續的未來,不是光靠政府而已,是要大家一起來,形成全民共識,不能有意識形態在干預,能源政策不是說走兩步、退一步,而是持續往前走,途中可以修正方向,但是不能再走回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