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節能資訊
國際節能新聞 歐洲缺電危機2 / 能源危機迫在眼前 德國開源節流補貼並進
-
- 發佈日期:2022-11-30
- 資料來源: 中央通訊社
- 點閱次數:519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30日專電)
德國時序進入秋天,一年最寒冷的季節近在眼前。10月中,總理蕭茲(Olaf Scholz)一聲令下,原本預定在年底關閉的3座核電廠將延長運轉4個月,可見能源危機急迫的程度。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德國亟欲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採取開源、節流、補貼三路並進的策略。目前看來,只要酷寒的時間不要太長,德國可望平安熬過今年冬天,不至於陷入能源供應短缺的窘境。
首先在開源的部分,由於經天然氣管運輸的俄羅斯天然氣隨時可能中斷,再也不能信賴,德國改向挪威、卡達、美國大買液化天然氣,冬季來臨前夕,天然氣儲量已達成100%的目標。
德國原本沒有自己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只能從鄰國進口。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一個月,德國以罕見速度趕工興建接收站,預計明年初啟用,可望大幅增加天然氣進口量。
迫於天然氣短缺,德國改多用燃煤發電,暫時接受碳排增加。據聯邦統計局數字,今年上半年火力發電佔總發電量的比重增加到31%,比去年同期增加4個百分點。
追根究底,再生能源才是人類擺脫對化石能源依賴的根本之道,這點歐洲各國都有體認。
根據環保智庫Ember的報告,戰爭爆發半年來,歐盟的再生能源發電量創下新高,法國、義大利、波蘭等國都寫下歷史紀錄。德國的風力和太陽能加起來近發電量的4成,相形之下,天然氣發電的比重從去年同期的18%降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