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際節能資訊

國際節能新聞 韓國-宣布實施綠色新政,為拓展後疫情時代構建示範型經濟基礎建設,將推動城市基礎建設綠色轉型、建構綠色產業創新產業鏈、擴大低碳分散型能源等三大主軸

  • 發佈日期:2020-06-05
  • 資料來源: 能源知識庫
  • 點閱次數:1040

(一) 2020年6月1日韓國總統文在寅主持第六屆國家緊急會議,討論經濟政策方向及下半年主要方針,兩大主軸為「疫災恢復」及「爲拓展後疫情時代構建示範型經濟基礎建設」,宣布正式推行韓國兩大新政(綠色新政及數位新政),並強化雇傭安全網提升就業安全,總投資達76兆韓元(約新台幣1.9兆元),將完善並擴大相關追加議題,並於7月份確定綜合計劃。

(二) 此次公布的2020年下半年經濟政策方向報告,由韓國戰略財政部、環境部共同主政,公布綠色新政政策內容包括推動城市基礎建設綠色轉型、建構綠色產業創新產業鏈、擴大低碳分散型能源。

(三) 推動城市基礎建設綠色轉型:目標2022年前投入5.8兆韓元(約新台幣1,437億元),創造8.9萬個工作機會。

1. 全面推動公共設施零耗能建築(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為主)

2. 針對幼兒園(共1,058所)、衛生所(共1,045所)、醫療機關(共67所)、及公有社會住宅(共18.6萬戶)等四種老舊建築進行綠色整修與改造

(1) 51處基礎設施(如道路、港口、鐵路、電信、電力及供水等公共設施)、30所公有幼兒園、37個環境基礎設施(如污水處理廠、畜禽廢水處理廠)等,目標升級為高能源效率設施。

(2) 55所國立高中與中小學轉型為智慧校園,包括裝設太陽能板、使用環保隔熱材料、升級WIFI數位教室、購置平板電腦輔助教學等。

3. 推動100個智慧綠色城市的示範項目

(1) 利用資訊與通信科技(ICT),針對水循環、低碳、生態復育、行為面教育等四大城市環境議題,推動100個解決方案。

A. 水循環:導入IT管理系統。

B. 低碳:未來節能環保車輛、資源循環、氣候韌性。

C. 生態復育:生態修復、生態休憩。

D. 教育:節能減碳、環境教育。

(2) 都市生活圈內種植200座城市森林。

4. 利用ICT建立自來水智慧管理系統,涵蓋水源供應端至用戶使用端。

(1) 導入ICT及人工智慧(AI)系統,針對水源地即時水質監測、自動消毒淨水站、智慧水質水量監測水錶等,2023年前完成48個中央管轄自來水供輸系統、2022年前完成161個地方管轄自來水供輸系統。

(2) 2024年前,完成12個中央管轄區域老舊自來水淨水處理設施升級和更新。

(四) 建構綠色產業創新生態體系:目標2022年前投入1.7兆韓元(約新台幣421億元),創造1.1萬個工作機會。

1. 綠色新政引領前100強企業及培育五大綠色產業

(1) 擴大輔助新創產業(從2020年60家提高到2022年1,000家),打造地方新創園區。

(2) 至2022年止,選定100家擁有環保技術的公司,補助企業研發、試驗到商業化的全發展階段。

(3) 培育五大綠色產業(空氣淨化、生物材料、溫差發電、廢棄物處理、資源循環),結合地方產業特色,完成試驗成果。

(4) 培養5,000名整合型綠色技術領域專業人才。

(5) 針對具有技術能力的企業提供1萬億韓元融資。

2. 傳統製造業綠色轉型,打造低碳綠色工業區

(1) 建立7家產業智慧能源示範平台,整合能源效率高效化、最佳化診斷、能源效率管理系統推廣等。(2) 爲減少工業製程的污染物,將建設700個廢棄物處理工廠,及100個智慧生態(淨零廢棄物)工廠。

(五) 擴大低碳分散型能源:目標2022年前投入5.4兆韓元(約新台幣1,338億元),創造3.3萬個工作機會。

1. 能源管理效率化,建設智慧電網及大數據平台

(1) 500萬家戶裝設AMI智慧電表。

(2) 針對屋齡15年以上的3,000棟民間建築,實施能源診斷並建立大數據平台。

(3) 建立12個整合太陽能、風能、燃氣發電廠的智慧營運平台,在發電設施導入物聯網技術,以進行遠端控制和大數據應用需求管理。

2. 建立太陽能、風能、氫氣三大再生能源基礎建設

(1) 促進太陽能、風能、氫能等技術大規模研發,太陽能規劃建立企業共同研發中心、風能規劃共同連結設備、氫能著重建築物冷暖氣技術,並規劃民眾可入股項目(提供融資管道等)。

(2) 於2020年下半年,推動將火力發電、廢礦場等傳統能源產業地區轉變爲新再生能源地區的發展模式研究,約投入10億韓元(約新台幣2,478萬元)。

(3) 於2020年下半年,為擴大產業園區太陽光電裝設普及率,新設約2,000億韓元(約新台幣50億元)融資額度。

(4) 於2020年下半年,擴大一般住宅建築和農村太陽能設備安裝量,預算經費1,000億韓元(約新台幣25億元)。

3. 提前汰換為溫室氣體減量效果顯著的環保車輛和船舶

(1) 15萬輛老舊柴油車(12.2萬輛貨車及2.8萬輛幼稚園接送車)汰換為油電混合車。

(2) 促進電動車普及,達到5.5萬輛電動機車、22艘老舊艦艇及公務船提前更換為環保船舶(油電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