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節能資訊
國際節能新聞 新加坡 - 淨零碳排1 / 拚建築零耗能 綠建築會呼吸
-
- 發佈日期:2024-07-05
- 資料來源: 中央通訊社
- 點閱次數:309
(中央社記者黃自強新加坡5日專電)
清晨陽光穿透樹葉縫隙灑落在新加坡榜鵝新市鎮濱水步道,晨跑者伴隨潺潺水聲與蟲鳴化身其中,披著綠色外衣的都市叢林水泥建築也在呼吸,拼貼City in Nature的大自然臉譜。
這裡是新加坡,馬來半島最南端的小紅點,擁有城市花園美譽,50多年來的蛻變,不僅成為花園裡的城市,讓國際社會刮目相看,如今更邁向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並共同呼吸的城市,其中關鍵是讓新加坡人引以為傲的綠色建築。
2022年10月,時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宣布長期低碳排放發展戰略,新加坡新減排目標最晚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政府扮演領頭羊示範角色,帶動減排行動,盼提前於2045年達標。
新加坡推動綠建築固然與淨零碳排的世界趨勢有關,更重要的原因是基於永續發展,但這個地小人稠的城市國家,天然資源缺乏,能源仰賴進口,要達到淨零碳排目標,企業與個人都要減少能源消耗與碳排放。
對於新加坡推動的綠色建築,在新加坡理工大學(SIT)任教的副教授錢思程(Chien Szu-Cheng)說,早期外界對新加坡印象是城市裡的花園(Gardens in City),再轉型為花園裡的城市(City in the Garden),如今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新加坡努力打造為與大自然為伍的City in Nature(「自然城市」)。
環境保護與綠化植栽成為新加坡落實綠色建築的基本功,居住於組屋(HDB)的80%人口生活中彷彿與大自然為伍,其中榜鵝水濱台組屋(Waterway Terraces)無疑是綠色組屋典範之一,獲2017年新加坡優良設計標誌(Singapore Good Design Mark)的特別優異獎殊榮。
政府組屋綠色元素節能設計
在一樓食閣(美食餐廳)享用早餐的陳先生(Vincent Tan)很滿意大量採集綠色元素的榜鵝水濱台組屋。他表示,新加坡位於熱帶地區,完善的通風與遮陽設計是最重要的設計元素,面向濱水的榜鵝組屋更是符合這種節能設計,大幅降低冷氣使用率。
對於首批濱水而建的生態組屋,陳先生說,設計概念源自梯田靈感,融入綠色元素,綠色空中花園、雨水花園與綠色屋頂均與組屋居民日常生活為伍;值得一提的是,六邊形的建築支臂模式不僅讓住戶有良好景觀,呈現120度的走廊有效達到降溫與創造通風效果,利用建築常用的朱麗葉(Juliet)式陽台設計避免陽光直射,兼具自然採光。
即便是午後陽光,仍有不少人沿著榜鵝水濱台組屋旁步道慢跑、騎自行車,享受「自然城市」。
擁有全球最長兩個空中花園的達士嶺摩天組屋(The Pinnacle @ Duxton)是新加坡重要地標,曾獲頒美國芝加哥「高層建築與城市住宅理事會」與新加坡最高榮譽總統設計獎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