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快2024年開徵碳稅,全家(5903)搶先展開試驗,與台北大學合作推出國內首創的「負碳便利商店」,本月底前將一口氣再增設4家店,不僅提供消費者更多負碳產品,而且可以透過碳權抵銷方式獲得碳資產、兌換全家折價券,做環保還可以享回饋。
呼應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台灣最快2024年開徵碳稅,環保署長張子敬上周透露,未來國內碳費每公噸可能高於300元。無形的碳排即將變成有價,透過碳權、碳費、碳稅等方式徵收與交換,為市場全新概念。
為了進行試驗,並鼓勵消費者購買負碳商品,超商二哥全家早在2019年底就與台北大學合作,推出國內首家「負碳便利商店」,鼓勵更多消費者購買碳標籤商品。至今年9月為止,到全家購買負碳商品的會員,已累積超過1噸的碳資產,讓消費者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經過近3年測試,全家負碳便利商店最近展店準備加速,全家預告10月底前將再增設4家,等於從目前的2家一口氣累計達到6家店。所有全家負碳便利商店都會設置「負碳商品專區」,專區中的包裝食品,必須先取得環保署核發的「碳足跡標籤」,當消費者購買負碳產品,北大會進一步透過碳權抵銷的方式,提供消費者碳資產;累計滿10公斤碳資產,就能兌換全家折價券10元。
業界人士表示,全家負碳便利商店引導消費者從隨手消費中累積碳資產,讓消費者做環保還可以享回饋,成為未來國內落實碳費徵收、碳交易的小小雛型。因為碳排原本是無形,但從歐盟出發,現在全世界開始建立碳費、碳稅制度,未來碳排將變成有價,成為商品成本的一部分,相關觀念落實需要不斷實驗與適應。
全家領業界之先,開創負碳便利商店,未來希望能引領更多的負碳商店與商品,除了這幾年火紅的企業社會責任(CSR),個人也應該負起社會責任,藉此驅動社會邁向低碳永續的生產模式與消費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