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際節能資訊

國外 IKEA發起綠能新計畫,助供應商100%用再生能源

  • 發佈日期:2021-06-17
  • 資料來源: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 點閱次數:2362

承諾2030年達成「氣候正效益」(climate positive),意味著IKEA減少排放的溫室氣體,必須比它排放的溫室氣體還多。目前,IKEA有近三分之二的「氣候足跡」(carbon footprint)來自供應鏈。從價值鏈著手、與供應商合作降低範疇三(scope 3)的溫室氣體排放,便成為IKEA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今(2021)年6月,IKEA發起了一項新的綠能計畫,目標使IKEA的一級供應商(或稱「直接供應商」,direct supplier)100%採用再生能源。計畫將於2022年、率先於IKEA的三大供應商來源國:波蘭、中國、及印度正式實施。IKEA稱,若使三國的供應商皆100%採用再生能源,每年將能減少排放67萬噸的二氧化碳,等同IKEA價值鏈產生的碳足跡的3%。IKEA表示,該項計畫預計支持1600家供應商。

 

2020年,IKEA產出的再生能源,便已經是IKEA消耗的能源的132%。

 

「透過與一級供應商合作,我們將逐步採取必要的措施,為控制氣候升溫1.5°C貢獻心力」,IKEA全球供應鏈管理經理Henrik Elm說,「IKEA不僅具備長遠的視野,更有足夠的財力進行相關投資,支持我們的供應商發揮正面影響力。」 

 

 

供應鏈減排,WEF提九項指引

 

不只是IKEA,全球許多跨國企業皆已著手與供應商合作,目標降低價值鏈排放的溫室氣體。2021年初,WEF(The World Economic Forum,世界經濟論壇)亦出版報告指出,每家企業都擁有潛力,透過降低供應鏈的碳排放,創造巨大的氣候影響力。報告同時提供九項指引,供企業參考。

 

「企業若要具體實現氣候承諾,使承諾可信,處理範疇三的溫室氣體排放是至關重要的」,UNFCCC的氣候行動高階宣導者Nigel Topping說。對於面對日常消費者的產業來說,其價值鏈排放的溫室氣體,遠高於自身營運直接排放的溫室氣體。另外根據WEF的研究,全球有超過一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來自全球八大供應鏈(見下圖)。「另外,範疇三的排放,也是所有加入聯合國『淨零競逐』(Race to Zero)的成員必須處理的。」

 

WEF指出,全球有超過一半的溫室氣體,來自糧食、工程、時裝、快速消費品(FMCG)、電子科技、汽車產業、專業化服務、交通運輸這八大供應鏈上。糧食供應鏈高居第一,佔全球四分之一的排放量。
圖片來源:Boston Consulting Group。

 

 

儘管如此,了解範疇三溫室氣體排放的情況極具挑戰。對於擁有上千種產品、並經常更換供應商的企業來說,尤其困難。企業必須了解上游產業減排的經濟挑戰,必須與供應商有更緊密的往來,甚或願意向供應商承諾長期的夥伴關係。能夠在採購上做到上述事情的組織並不多。

 

好在上述供應鏈減排的挑戰是能夠解決的。WEF於報告中提出指引,指出九項企業能採取的行動。IKEA將於明年啟動的供應商再生能源計畫,則最佳體現了其中兩點:

 

 與供應商合作,處理供應商的排放量

對於缺乏相關知識的上游廠商,提供教育和技術訓練能夠成為供應商轉型的動力。企業也能透過共同投資、承諾長期的承購協議,協助供應商在廠房升級遇上的難關。

 

 設定明確的目標。除了向供應市場傳遞明確的訊息,也能協助企業內部調整營運方式,向低碳轉型。■

 

enlightened 圖片來源:

mail 資料來源:edie、Boston Consulting Group

Ikea launches renewables programme for direct suppliers

Supply Chains as a Game-Changer in the Fight Against Climate Change

yes 編譯:台灣企業永續研訓中心 (CCS) / 柏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