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際節能資訊

國際 日本 - 快遞公司用AI設定送件路線 憑用電量推測免摸門釘

  • 發佈日期:2020-09-09
  • 資料來源: 蘋果新聞
  • 點閱次數:1068

武漢肺炎疫情刺激快遞需求,日本的快遞公司正嘗試利用人工智能(AI)規劃最快派送路線,以便提高配送效率,甚至觀察單位的用電量來推斷收件人是否在家,避免「摸門釘」要再度上門派送的麻煩。

日本郵便(Japan Post)是採用人工智能工作的快遞公司之一,今年6月開始利用人工智能,根據各件包裹地址的距離,推算郵差如何能夠高效率地順序配送,包括避開交通燈等候時間較長的路口,以及事故發生率上升的右轉路線,從而制訂最快捷的配送方法。另外,人工智能還會記住富經驗郵差想到的路線數據,使用次數越多,準確度便會越高。

以東京都世田谷區世田谷郵局為例,郵差早上返回郵局後,只需利用智能電話讀取大約30件包裹的收件地址數據,手機地圖兩分鐘後便會顯示最快捷的配送路線和送件次序。

人工智能明顯節省郵差工作時間,據報郵差以往通常要花近一小時,將收件地址逐一標註在紙製地圖,或者在地圖黏滿便利貼來決定路線。

快遞需求在疫情下急增,但運輸人手卻嚴重不足,因此建立高效率的物流機制,已經成為各大企業的目標。全國大約200家郵局都計劃採用人工智能,日本郵便運營改革部長五味儀裕也表示,配送時間、件數等配送效率,估計可因此提高大約20%,希望新僱用的郵差也能夠輕鬆配送。

如果收件人不在家,郵差便要另擇日子再次配送,非常費時失事。日本數據科學研究所(東京)先徵得部份家庭同意,分析有通訊功能的智能電錶,每當電錶因開燈或開冷氣等耗電量上升時,人工智能便會預測有人在家的可能性較高,方便郵差制訂優先配送路線。

佐川急便(Sagawa)就是利用這類家庭用電狀況分析,只向有人在家的收件地址配送,省掉「摸門釘」和二次配送的麻煩。實驗證明,郵差「摸門釘」的次數大減91%,總運送路程減少約5%。佐川急便強調,快遞公司全程不會取得智能電錶的個人資料。

國土交通省統計,郵差「摸門釘」次數大約佔整體配送19%,二次配送的運送路程達整體25%,相當於大約9萬人的全年工作量,而每年大約有1.8億小時花在二次配送,因此極度需要解決這類問題。

日本共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