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際節能資訊

國際節能新聞 德國-啟動2030氣候行動計畫,但根據研究顯示其溫室氣體減量預期僅達51%,無法達成法定目標

  • 發佈日期:2020-05-05
  • 資料來源: 能源知識庫
  • 點閱次數:818

(一)德國政府於2019年9月啟動氣候行動計畫後,承諾將對計畫進行獨立評估,德國應用生態研究所(Öko-Institut)受政府委託後,於2020年3月發布研究報告。其結果顯示,德國去年底氣候內閣宣布的2030氣候行動方案預估僅能減排51%,可能無法達成其減量目標(2030年較1990年減排55%)。

(二)該研究報告進行兩種情境分析:基準情境(REF)與氣候保護情境(KSPr),其中氣候保護情境係將德國2019年9月氣候內閣所提出的諸多政策導入。

(三)分析結果預估,在基準情境中,相較於1990年,德國溫室氣體排放量於2030年將減少41.2%,並於2035年減少44.1%。而氣候保護情境則預估2030年將減少51%,並於2035年減少59.6%,兩者皆無法達成德國於2019年11月訂定氣候保護法的法定目標(相較於1990年,德國2030年溫室氣體減量55%)。

(四)在氣候保護情境中,審視各部門的排放推估與政策目標之差距,以運輸部門減排缺口最大,較政策目前高出33.4百萬噸,其次為建築部門(較目標高出16.8百萬噸),其餘的能源部門、農業部門及工業部門,則分別較目標高出11.1百萬噸、6.1百萬噸、3.4百萬噸。另相較於基準情境,則以能源部門減量最多,高達82.9百萬噸.

(五)在發電結構上,相較於基準情境,氣候保護情境在2030年的燃煤發電大幅下降,其中褐煤與硬煤的發電量分別減少了535億度與212億度電,其電力缺口主要由天然氣(增加182億度)、陸域風力(增加171億度)、離岸風力(增加203億度)及太陽光電(增加215億度)來彌補。

(六)在電力消費的部份,在基準情境下,德國各部門將從2016年的5,176億度電,至2035年降為4,950億度電,而在氣候保護情境下,由於部份設備使用的能源,由原本的油氣改為電力,因此電力消費不減反增,預估至2035年各部門的電力消費增加為5,224億度電,其中運輸部門因電動車導入影響最大,運輸部門(不含鐵路運輸)的電力需求,預估將從2016年的1億度電,至2035年增加為340億度電。

(七)該報告指出,建築部門和運輸部門的減量是最大的挑戰,目前仍缺乏建造新的或更節能的建築物政策,另外汽車產業為德國最重要的產業之一,也為德國帶來重要的就業市場,因此運輸部門相關政策推動,常常需面臨政治的挑戰。

(八)儘管該份報告分析結果不符預期,但環境部長舒爾茲(Schulze)則持正面看法並指出,氣候行動方案已使德國邁出了一大步,未來仍可採用其他措施來彌補減量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