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際節能資訊

國際節能新聞 歐洲缺電危機3 / 歐洲7億人能源危機 仰賴俄化石燃料各國自尋解方

  • 發佈日期:2022-11-29
  • 資料來源: 中央通訊社
  • 點閱次數:339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29日專電)

「事情在變好之前會變得更糟,但更糟這部分讓人感受太巨大了。」美國小說家查波斯基(Stephen Chbosky)這句話很適合用來形容今冬,甚至持續到明冬的歐洲能源危機。

它是一場「完美風暴」,匯集歐洲三個脆弱的面向。

首先是7.45億歐洲人的生存難關。2月24日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揮軍入侵烏克蘭,點燃了歐洲對俄國能源過度依賴導致的通膨。歐元區能源價格漲幅在10月衝上41.9%,整體通膨率升至10.7%,創下1997年匯整數據以來的新高。歐盟統計局(Eurostat)估計全年歐盟通膨率高達9.3%,歐元區則是8.5%,都是史上罕見。

這些數字落在平民身上是負擔不起的開銷。根據匈牙利能源局(MEKH)、奧地利能源局(E-Control)與芬蘭能源顧問公司VaasaETT合作發布的「家戶能源價格指數」(HEPI),歐洲33國(歐盟27成員國加英國、瑞士、挪威、蒙特內哥羅、塞爾維亞和烏克蘭)10月相較,一年前每戶家庭天然氣帳單平均漲了111%,電費則漲69%。

能源成本攪動萬物,從房租到歐洲人的主食麵包都漲價,歐盟統計局追蹤歐盟區平均麵包漲幅從2月的8%跳升到8月的18%。

民生問題讓歐洲許多國家自春天開始就罷工抗議不斷。路透社(Reuters)匯整英國光是11月就有150所大學的7萬名教職員、護理人員、物流工人和不同鐵路工會發起罷工,希斯羅機場(Heathrow)外包地勤工人打算趁世足賽期間罷工,郵差工會也要自月底開始趁耶誕賀卡熱季發起罷工。

為抗議「生活成本」高升而在11月示威的歐洲國家還包括:比利時全國總工會9日舉行跨行業大罷工,這是6個月來第4場全國性大罷工;法國道達爾(Total)能源旗下工人斷斷續續罷工多日,影響45%煉油產能;德國製造業金屬工人罷工,包括位在漢堡的空中巴士(Airbus)工廠;西班牙馬德里Mayor廣場3日聚集數千人抗議,是該國今年最大規模抗議之一。